厦门空港圆满完成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发布时间:2019-11-01 15:51:19

本报厦门讯(通讯员 张磊)“塔台,TD2019,MAYDAY,前起落架故障,预计30分钟后将在厦门机场跑道上迫降……”。

10月23日上午,随着“天地航空”机组人员向地面发出的紧急通报,2019年厦门市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在厦门机场拉开帷幕。

围绕高饱和运行特点  构建实战模拟情景

据了解,大规模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为三年一次。本次演练由厦门市政府主办,厦门空港承办,市政府办公厅、市应急管理局指导,民航厦门监管局督导,机场公安分局、厦门航空协办,厦门市海事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急救中心、交通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等17家单位600余人参与。演练设置了4个演练阶段、15个演练科目和39个演练场景,共投入60多台设备车辆,历时约80分钟。演练现场由副市长李辉跃任总指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良睦任副总指挥,市政府陈通汕副秘书长、集团汪晓林副总经理、民航厦门监管局蔡文伟副局长等领导莅临观摩指导。

为贯彻落实民航局及厦门市政府关于航空安全应急救援工作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厦门市航空应急预案及报告机制,同时对新纳入厦门市政府预案体系的《厦门市航空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以及《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全方位检验,厦门空港连同厦门航空、机场公安分局、机场边检、机场海关等多家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经过八个月的筹划,围绕厦门机场高饱和运行特点,展开地空响应联动、全方位力量调集、立体化多维展示的演练模式,构建出贴近实战的模拟情景,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厦门市各应急救援相关单位与厦门机场的应急协同能力与应急处置能力。项目筹备期间,历经桌面推演、环节分练、综合和联动响应达210余次,方案之复杂、规模强度之大,创下厦门空港历史之最。

本次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模拟“天地航空”TD2019次航班因前起落架故障无法完全放下,机组要求地面做好应急支援后,厦门机场立即启动《厦门市航空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I级应急响应。随后飞机在厦门机场落地后机组释放应急滑梯实施紧急疏散,机场各应急救援保障单位紧急出动实施救援。演练按照空中处置及集结待命、现场救援、残损航空器搬移、事故现场善后恢复四个阶段有序开展。

通过本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战演练,各参演单位在市政府办公厅、市应急管理局的统一指导下,建立起科学的联动机制,实现了“一次演练、全盘带动、突出效能、综合提升”的目的,再一次提升了各相关单位的现场抢险、组织协调、医疗救援等方面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有效推动厦门市民航应急指挥能力与厦门机场的应急管理水平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王良睦在演练结束后表示,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将审慎、细致地总结经验,巩固本次演练成果,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和处置能力,为厦门乃至全省民航业的发展筑牢安全基础,为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李辉跃副市长要求:

提高思想意识 健全应急机制  强化应急责任

李辉跃副市长对本次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予以肯定,认为取得了预期效果,同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厦门机场是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之一,随着旅客吞吐量和飞行架次不断增长,空域管理、飞行组织、指挥调度难度系数越来越大,各单位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危机意识,全方位提高事前预防预警、事中应急救援和事后善后恢复等能力。二是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紧密结合实际和行业发展特点,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推动预案管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规范航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对外发布,强化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快速反应、协调联动。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航空安全。三是进一步强化应急职责。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履行牵头协调职责。各单位要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真正建立起一支强战斗力的应急处置队伍。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完备的应急管理后勤保障。